耗材企业读到这里有没有感受到阵阵寒意?什么叫临床价值?不是专家口中的临床效果还不错,也不是销量增长,而是切实的
尤其是后面还提到了“综合考虑安全性、临床价值、经济性等因素,经评估风险大于收益的”要调出基本医保支付范围。有理有据才是真,朋友们抓紧做课题论证吧!
那么专家的评审流程有哪些?入选的专家是什么要求?是哪些领域的专家?具有什么资质?比如医保药品目录里就明确表达了按规定组织医学、药学、药物经济学、医保管理等方面专家。这一点在意见稿里尚不明晰。
面对新品的强势来袭,恐怕老牌耗材产品再无高枕无忧的时光了。但这对更多的企业来讲是利好的消息,有针对性的研发目录内产品,一旦获批将带来巨大的产品市场前景。相比于药品的高专利门槛,部分器械产品的研发相对容易一些,投资回报率也将更高(如果具体支付价格的利润空间充足,新竞争者的出现就是必然)。
“以类别相同、功能相近医用耗材的最低中选价确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医保支付标准”。进口耗材企业注意了,这里并没有提到耗材招标中常见的“质量层次”。
目前耗材领域还有没药品“一致性评价”的官方评定机制。虽然今年在个别区域的具体集采中也考虑了质量因素(化为不同的分类),但是如果征求意见稿里不做修订的话,难以论证这件事情的持久度,很可能是隐含着鼓励招采组织单位及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选择价格更具优势的国产产品。
最后一篇,月坛北小街将聊一聊“国家医保医用耗材目录”正式实施后会对现有收付费方式带来的影响。